下午抽空欣赏了仙境之桥(又名: 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),这是继哈尔的移动城堡后让我最喜欢的童话寓言电影。
影片由男孩涂鸦、奔跑拉开序幕,一边是艺术与梦想,一边暗指着现实匆忙。
我们生活着、忙碌着、奔跑着,从某个角度可以说,芸芸众生,熙熙攘攘,依然还在浑浑噩噩,麻木不仁地过着莫名其妙的人生。为了金钱,为了权力,成天忙上忙下,忘记了童年的幻想,放弃了理想、兴趣、天赋,丢失了自己的本心。
打开心扉,保持你的思维无限开阔,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你的崭新世界。
男孩生活在一个财政赤字的家庭,自己爱好画画、跑步,但由于家庭原因似乎很不合群。转学过来的邻家女孩也不太合群(我推测是因为太优秀)。他们在学校都被无赖学生刁难,于是决定一起寻觅一个没有那些讨厌的同学的、属于他们俩的秘密地盘。
进入森林赛跑一段路,抵达小溪,从小溪上的绳索荡到对岸,来到理想化的“王者大陆”。很快,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王国——仙境。他们挡住了黑暗领主的爪牙——松树、豪猪、秃鹫的进攻,在废弃的树屋基础上修建了城堡,解放了黑暗领主的囚犯,统治着仙境,保卫着城堡不受黑暗怪物、巨兽的袭击……
我想,每个人童年时都有自己的王国吧。我小的时候和几个同学曾把楼下的废弃房车占领了搞成幽灵古堡,当时也有外来入侵者经常捣乱。后来又在家里做军舰、战机、民事建筑模型,构建了模拟城市……
哦,对了,我还画过骷髅、藏宝图。骷髅挂在古堡里吓唬入侵者,藏宝图限量发放……
那是多么经典的岁月啊。隐藏着数不清、记不住的精美回忆。
活在现实中,忙忙碌碌,到头也不能怎样,成也狗熊、败也狗熊。重要的是,不能忘记童年纯真、美好的幻想,那些不可思议的、似幻非幻、扑朔迷离的幻想。
朋友,请打开心扉,保持你的思维无限开阔,你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崭新的世界。
关于女孩Leslie****的死(“专制”的个人见解,不爽者无视):
原以为影片主旨是唤起人们的童心,是像龙猫一样温馨的情节,完全没想到居然还用“死”来升华一下,是不是多此一举?不死的时候挺好,我看了2/3就已经甘愿给影片打满分了,后面剧情居然给我来了个晴天霹雳,这下可好,把美国版《龙猫》变成美国版《潘神的迷宫》了。最后一段我一直在等待奇迹,以为这是童话片,最后一定是个Happy Ending,可是到末了还是大局已定……赚了不少观众眼泪啊。
不过还好,没让观众目睹死人,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,影片还是体现了人在孤独的、荒谬的、莫明其妙的现世要坚强生活的信念。
(消极理解:影片其实是暗示想象力再强,梦再纯美,在现实(死亡)面前都那么苍白无力!这么消极一理解,我觉得影片是多此一举,自己前面营造出来的心灵回归的气氛被自己破坏了。)
难道西方国家基督徒施压的缘故,让这个不信基督的女孩挂了以泄愤?
如果换纳尼亚传奇里面那个演员来死,估计眼泪要少很多(-_-!)。
看这部片子还得看另外几部相关影片——《龙猫》、《潘神的迷宫》、《哈尔的移动城堡》
来自豆瓣其他观众的评论:
端午: (一) 童话,大概都是成人写的,大概除了儿童也有成人在看。 成年的世界里,有太多的杂质,虽然都是五颜六色的,但已经不同于童年的五彩缤纷。 还是有人会说你没长大,每当你言及童话的时候;只是心里要明白,受伤的心和戴面具的脸还有勇气坦诚于纯洁的童话前,这恐怕恰恰使你能品味到别人所不能品味的生活的甘甜,而不仅仅是奔波和无奈。 (二) 童话的作者不是不懂得生活的残酷,不是在回避生活的残酷,只是因为他们懂得,所以他们才更理解生活的美好,因此他们笔下的时间才那么的纯真,那么的虚幻。 (三) 然而现实中有没有童话呢? (四) 然而如果童话很现实呢,童话世界的故事不再纯真、不再是虚幻呢? (五) 迷宫的墙闪开了一条路,然而子弹却击中了ofelia; 鲜红的血淌过手臂,然而滴到神坛的中央却开启了通往地下世界的门; ofelia看到了地下王国的父王,众人却看到的是她冷冰冰的尸体。 虚幻,还是真实? 究竟这是她想象的虚幻,还是真实的童话。 或者这也是一个迷宫,在我们的心灵里。 阴暗多雨的天气里,飞舞的精灵不再是蝉翼的翅膀,青黑的外表,丑陋的面孔; ofelia想回去地下王国变回公主,带路的却是潘神,牲畜之神,噩梦的代表。 我们多么这是一个童话,ofelia就可以开心的变回公主。 即使她善良的心可以为了她怀中的弟弟放弃回去,可是她还是死了,死在残忍的独裁者手下。 最后金碧辉煌的大厅里,她回到了地下世界变回了公主,然而我们却不知道这只是她的幻想? 我们希望不是,可是我们又觉得是。 我们依然还是现实里,我们不知道ofelia有没有去到那美丽童话的世界里。 (六) terabithia是一个美妙的仙境。 有宏伟的城堡,蜿蜒的河流, 有围困了terabithia人们的黑暗之王,他邪恶的手下妄图消灭freak和leslia, 还有一个巨人,她的弱点居然是脚趾丫长草痒。 而所有这一切,都是reak和leslia想象出来的。 放学后,他们就荡过小溪,来到这个只属于他们的森林,带着那只巨人之犬的小狗, 而跟踪的树巨人的原型是校园里的女霸王, 地上跑的怪物实质上是会丢松果的小松鼠,他们的叫声则是同班的经常欺负freak的男同学;天上飞的则是老鹰。 谁说童年都是快乐的,平凡的家庭,孤单,有点懦弱的freak,只有笔下的幻想世界是美丽的,还有一个美丽善良的音乐老师。 只有和同样喜好幻想的leslia在一起,在她们的童话世界里,他们才拥有了美丽快乐的童年。 一个画的特别好的男生;一个做木工做的特别好的女生;一个只靠想象就能到达的美妙仙境。 我们一起沉静在这些快乐和虚幻里吧。 然而这天早上,音乐老师带freak进城参观博物馆,没有邀请Leslie一起去。 那天下午阳光还是依旧,freak和我们却被告知leslia一个人去森林时,绳子断了,如天使般微笑的她离开了。 我们流泪了。 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里,freak和leslia会一起走出孤独,一起走向坚强,故事也就结束了。 如果这样的话,虽然故事会很普通——普通到很快就会被遗忘。 但我也宁愿,宁愿不记得这个美丽的小女孩,也不愿她离开这个世界。 (七) leslia的死,更自然,更生活化;于是,更加的泪流——因为她那如清风,如暖阳般的微笑。至少,还能通过freak最后对他妹妹jesse爱护上,我们看到了救赎和希望,也许。 ofelia的死却更黑暗,即使出现了变回公主的画面,我们依然觉得是她临死的幻觉,是那种近乎绝望的黑暗,是那种嘲笑我们一厢情愿去幻想童话的黑暗。 (后记一) 我宁愿住到那棵楠木旁的屋里。 当我刚搬进去的时候,如果我遇到了黑精灵,我应该也会如小米一样睁大了双眼,也一样惊奇多过惊吓。 突然想起了我家,路边的小溪。 是不是家里后山里也有一只可爱的肥肥的龙猫呢!
nettv: 刚看完《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》,触动心灵的一部作品。 看过介绍才知道这也是一部小说改编的作品,而且是在美国影响深远的一部小说。 由于没有看过原著,就针对影片谈谈自身的感受: 1、生活可以快乐简单,但生活又充满很多未知的烦恼和灾难。作品通过抽象的奇幻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一切,敞开自己的心扉。 2、随着情节的一步步展现,慢慢喜欢上里面的许许多多,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。忧郁的男孩,枯燥的家务,平淡的学业,忽然又变换的精彩,莱斯利独立特型的个性,丰富的想象,掩藏不住的童真和热情一下子感染了男孩,感染了我。可惜,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,莱斯利消失了,两个人的世界又变成孤单。痛苦、压抑、悔恨交加。当最终意识到一切都将不可能改变或者挽回的时候,重新振作自己,让一切都延续美丽与神奇。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少年的身上,如何能让人不感慨万千。 3、作品带有浓重的西方色彩。贯穿始终的是鼓励、容忍、追求理想、情节自然而引人。 真心希望我们能够学习这些鼓励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的作品。 最后,推荐给所有的朋友们。祝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成长。
月华清影: 今天晚上独自看完了《仙境之桥》(bridge to terabithia),感动的一塌糊涂。在百度跟豆瓣的相关贴吧里,看到的帖子也是哀鸿一片。说起来,这部片子尤合我的口味,因为从中我隐隐约约看到了自己的童年。 相似的心情以前读《绿毛水怪》的时候也曾有过。那时正在大一,有一句话令我一直难忘: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遇到自己的妖妖。”人生的各个阶段并非同童话中那样,充满了偶然。大多数人也已经习惯于平庸琐碎。然只有当你遇到“他/她”后,才会发现原本的生活是何等的不堪。 如果她不曾出现,那个乡村男孩的生活将同大多数人一样,平淡而无聊。他的父母为了养活5个孩子而愁眉苦脸,脾气暴躁。他的姐姐们嘲弄他,疏远他。他住在又脏有小的床上,没有新球鞋,只有穿着姐姐的旧鞋子上学,忍受同学们的嘲弄。他的老师是个严厉而无趣老妇人。学校里,男孩子们捉弄他,当他靠近的时候,便发出“滴滴”的声音。那个高年级的胖女生明目张胆的欺负他。连校车的司机在他被陷害的时候,也不分青红皂白将他赶下车。放学以后,他还要帮终日忙碌爸爸做事。类似的童年在无数的人身上上演着,所幸的是,那个转校生改变了一切。 莱斯利一出场,她的惊艳就将我震撼到了。感叹世上竟有这般英气逼人又不失恬美的小女孩。 莱斯利有着异乎寻常的想象力。她同他在仙境之桥彼端建立了一片想象中的国度:特雷比西亚。那里有华丽的城堡,巨大的树妖,邪恶的松树怪,带剑的蜻蜓骑士……一切都是真的,也都是假的。魔幻与现实交织,特雷比西亚是孩子们在脑海中构建的乐土。 最后结局让人无法接受。但比起大多数人,男孩还是幸运的。如果没有遇到过她,又怎能摆脱现实中的种种琐碎羁绊,享受童话中的美妙世界?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遇到自己的妖妖……
墨墨:收到明信片要吱声 不是魔幻,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,以及他的心灵启蒙老师——邻家女孩。成长,以及成长的烦恼是个永恒的话题。 小男孩Jesse有干净的眼神和敏感的心灵。他遇到的烦恼有: 1。不合群。他性格安静,喜欢跑步和画画。 2。受欺负。包括同班同学和高年级的欺负。 3。家庭贫穷。他只能穿姐姐的跑鞋。 4。渴望父爱。希望能够受到父亲的重视,哪怕是一个拥抱。 5。暗恋美丽的女音乐老师。 就在他日复一日沉浸在这样的苦恼里的时候,班上转来了名叫Leslie的女孩。 Jesse的生活一直被封闭在狭小的环境和沉闷的气氛里,Leslie的到来宛如天使赐予的钥匙,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,引导Jesse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,更重要的是,看到了更广阔的心灵。 Leslie的思想较之Jesse要成熟的多,她有着自己的小小哲学体系。她告诉Jesse,个人的成长和父母是没有关系的。(我父母是作家,和我具有想象力没有关系,你父亲在五金店工作,你的五金活就很好么?) 她欣赏Jesse的画。送给他昂贵的水彩颜料。她敏锐的注意到了Jesse对音乐老师的倾慕,鼓励他帮助老师搬重物。她创造了Terabithia这个奇妙的世界,鼓励Jesse去幻想,去构建这个世界。 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,Terabithia全部存在于孩子们的头脑之中,但是我们可以认为Terabithia之旅也就是男孩的成长历练之旅。接受挑战,锻炼自己的勇气,并把这运用到生活之中。与其说这是属于两个孩子的私人空间,不如说这是Leslie为Jesse创造的修炼之地。 经过了这些,Jesse的生活发生了改变。他渐渐地不再懦弱,也敢于向父亲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。当音乐老师带他去博物馆的时候,他眼中闪烁着光芒,我们可以预见,今后的人生,Jesse将走向广阔的世界,他会一直保留着画画的爱好以及幻想的乐趣。可以推测一下他的职业:插画家,广告人,作家,绘本作者,电影导演。甚至我们可以联想到他长大以后会写会画会拍出令他难忘的Terabithia。(我随便想想……请不要反驳我) 这个男孩成长了。 而他的启蒙老师Leslie在他去博物馆的那天不幸掉进了小河,失去了生命。或者,我们可以说,当天使完成她的任务时,就离开了人间,Leslie永远的消失在了连接农场和Terabithia中间的河里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Leslie就是the Bridge to Terabithia,是她连接了现实与幻想。 在影片的结尾,Jesse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,带领小妹妹来到了Terabithia。Jesse替代了Leslie的角色,成为了小妹妹的启蒙者。当小妹妹长大,应该还会有下一任的被启蒙者(我估计是他们家那个婴儿),Terabithia将迎来一代又一代的王子与公主。薪尽,火传也,不知其终也。这是Leslie的最好注解。
技术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,个人日记不允许转载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可以邮件至 mousebomb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