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AI大模型上下文窗口信息汇总
下午我看MCP相关文档时,发现Claude官方文档建议将超过5万字的文档全文复制到对话中开发,我觉得这不合理(超长输入token)。好奇现在的大模型是否真能处理,便用豆包试,结果上下文超出;Trae的Builder也提示仅支持6000字符提问。平时我都是文档提问,觉得直接粘贴对话“这么富裕的仗”很新奇,最后让AI统计了主流大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大小。
下午我看MCP相关文档时,发现Claude官方文档建议将超过5万字的文档全文复制到对话中开发,我觉得这不合理(超长输入token)。好奇现在的大模型是否真能处理,便用豆包试,结果上下文超出;Trae的Builder也提示仅支持6000字符提问。平时我都是文档提问,觉得直接粘贴对话“这么富裕的仗”很新奇,最后让AI统计了主流大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大小。

字节在多方向发力。每一个形态它都在产品层面做到很极致。不仅在多模态对话助手(to C端) 、云原生、faas等领域,而更在入口端、生态端已经飞驰在高速公路上。最触动我的是Trae Solo。虽然说是个期货,暂时先不关注了,但为什么Trae一个面向程序员的app在两天里有这么多场次,这么大篇幅来讲,我觉得野心勃勃。Trae Solo 将来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浏览器、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集成办公软件。说它代替浏览器,是因为它将成为一切信息获取的入口。说它成为办公软件是因为它将成为生产一切数字产出物的制作工具。对我来说,trae可以代替豆包,可以代替扣子空间,可以代替manus,可以代替fellou,可以代替一切agent,靠MCP让它有着无与伦比的扩展性,靠本身是一个VSCode环境让他天然有底层运行各种本地工具的能力,靠代码编写和编译可以直接弥补以上都无法实现的最终fallback。既可以产出代码,又可以产出文档,又可以分析数据,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工作伙伴和专家。

在网上看到《AI Product Manager’s Handbook》第二版的介绍,觉得内容颇具启发性,便找来一读。《AI Product Manager’s Handbook》是一本面向人工智能产品管理领域的实用指南,旨在帮助读者系统理解并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构建、管理和维护AI产品的关键方法与思路。该书由Irene Bratsis撰写,第二版于2024年11月由Packt Publishing出版。书中不仅介绍了AI产品管理的基础理论,还深入探讨了技术基础设施、模型开发与维护、深度学习、商业化策略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维度的内容。
被AI误伤,我该怎么证明“我没有用AI作弊”?对我们启发最大的地方在于,教育方式是否应该跟随技术而迭代? 既然AI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,那么为什么要布置这种AI可以做得很好的作业? 人的独特性在哪里,在作业中难道不应该结合人类独特性吗?
今天打开 Trae 突然发现右上角显示“升级到Pro” ,哇塞,终于出收费版了!哇塞价格太给力了!7.5美元/月,这不比cursor,GitHub copilot都省太多了!
Void是一款开源AI代码编辑器,可替代Cursor。测试中发现其在生成HTML页面时存在理解偏差和功能缺失,但通过调整配置和更换模型(如Qwen2.5-Coder-32B)可实现较好效果。

Qwen3 真的好快啊,首token 0.2秒,55TPS,比之前QwQ-32B快220%多……

最近,更新的Trae支持了MCP,开拓了全新的用法,对程序员来说这就是Manus的另一种形态了。紧接着,又收获了新玩意儿,让数字生活变得更美好,一个**Fellou**让浏览器为我打工,自动做深度检索、提高效率。都是国产之光。
使用QwQ-32B时,MLX版本对话报错“Error rendering prompt with jinja template: Error: Parser Error: Expected closing statement token. OpenSquareBracket !== CloseStatement.”,需修改jinja模板解决。gguf版本无此问题。修改后成功运行,效果如图。
Trae国内版接入DeepSeek,部分场景优于Claude3.5-Sonnet。QwQ-32B性能接近R1,适合本地部署。Manus若普及将颠覆现有技术,未来AI需云资源支持多模态操作与智能体协作。